中国人最常犯的六个逻辑谬误来源:第一个逻辑谬误是对立思维。中国人喜欢把世界一分为二,所有的东西要两面去看,要么好要么坏,要么善要么恶,要么高要么低,所有的关系都变成了一正一反,所以经常会斗争斗争斗争,内卷内卷内卷。第二个逻辑谬误是诉诸情感。中国的社会是高度人情化的社会,所以呢我们会诉诸情感,诉诸道德,我们会诉诸立场。第三个逻辑谬误是诉诸权威。中国人特别爱权威,凡是先看看有没有权威说话,权威说话了我再说,权威有观点了我就去复核,然后权威有命令了我就去执行,这样最安全。他也相信权威,更有实力,更专业,自己也可以不用思考。所以动不动就说某个名人说过什么什么话,某个专家是什么什么观点,某个权威是什么什么态度,这就是诉诸权威,他自己不思考。第四个逻辑谬误是诉诸人身。你经常会发现在互联网上的吵架或者争论,很多人一开始吵,他马上就会回避问题的本身,马上就会对个人发出攻击。比方说他会质疑,你的立场在哪一边?你到底代表谁?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个话?你的学历够不够?你的专业不是这个专业,你有什么权利说?他会把问题本身抛开,全部转移到个人的一系列背景上面去。比如你在谈论一个经济政策的时候,对方马上一句你连大学都没考上,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个话呢?第五个逻辑谬误是类比不当。中文特别喜欢用类比,比如说梅花香自苦寒来,我们把梅花香自苦寒去类比。学习需要苦读,但是呢你没有发现其实春天花开得更多,夏天花开得更盛。花开的多少跟学习的苦读还是乐读,其实没有必然关系。再比如说我们喜欢把家比喻成国家,国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,它没有相似性。我们也常常说天下乌鸦一般黑,所有的商人都是坏的,都是奸商。用乌鸦去类比商人,两者没有关系。第六个逻辑谬误是以偏概全。你看隔壁可能某某某大学都没读,现在还不是增加几个亿啊,一大批的北大清华都在他那边打工。所以读书比不读书要有用。你看楼上那个大爷,80岁了还在抽烟,还要大块的吃肉,身体多好,说明抽烟其实不影响健康,吃肉也不影响高血压。你看他们都在用典型的的个例来变成普遍的规律,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谬误。
 
 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