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谓历史,不过是地理暂时偏爱了某个大陆,给了人类一场征服的盛宴。”

这是我读《枪炮、病菌与钢铁》,感受最深的一句话。

开篇作者贾雷德·戴蒙德被一个新几内亚政客Yali问倒:为什么你们白人发明了这么多东西,而我们黑人一无所有?

他花了25年时间,翻遍地理、考古、生物学资料,发现一个残酷规律:

所有征服的开端,都是因为大陆做了一件事——让作物和动物容易传播。

欧亚大陆刚起步时,幅员辽阔,但地理帮了大忙:东西向轴线,气候相似。

从中东的麦子小麦,一路向东到中国,向西到欧洲,传播只需几代人。

有好作物就会定居,定居就多余食物。

多余食物养活专家:铁匠、发明家。社会越来越复杂,国家反而越来越强。 这就是“欧亚文明的起步优势”。

但这种优势维持不了多久。

因为有一群大陆等不及了——那些南北向的“倒霉蛋”。

美洲、非洲看着欧亚财富爆炸,心想:这些资源为什么不能在我们这儿起飞?

于是开始各种挣扎:作物从墨西哥玉米向南到安第斯高原,纬度一变,温度一差,就长不活。动物呢?

美洲只有羊驼,欧亚有牛马猪羊,驯化了13种大型哺乳动物,美洲零蛋。

书里有个触目惊心的对比:欧亚大陆可驯化作物32种,美洲只有11种。中间那21种去哪了?

被地理的“气候墙”挡住了,吃掉了。

欧亚人在上面喊“创新共享”,南北大陆在下面闷声落后。

人类越来越分化,最后活不下去的,就被征服。

征服成功后,新移民又开始传播作物,让当地休养生息。

新一轮扩张开始。 然后地理又开始作祟。 周而复始。

戴蒙德说,人类历史就是三方在分资源:地理、食物生产、人类社会。

地理想要公平,需要作物活得下去。

食物生产想要多样,拼命从大陆身上榨。

人类社会想崛起,被逼急了就发明武器。

所谓征服,不过是地理暂时偏爱了欧亚,给了人类一口传播的机会。

但这个平衡太难维持了。因为地理管不住所有大陆,大陆手里又掌握着实际资源。

时间一长,地理的“馈赠”就不管用了。

书里最让我震惊的案例是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。

皮萨罗带了168人,就灭了帝国800万大军。他想做什么?

看到印加金银无数,技术落后,心想:用我们的枪炮和马匹,就能轻松收割。

听起来是冒险对吧? 但执行的时候全靠“意外杀手”。

欧洲人从小养牛羊猪,免疫了天花、麻疹、流感。印加人呢?没大型牲畜,人口密集但零免疫。

一场天花,就杀掉90%印加人——从500万直降50万。

本来是想抢金子的远征,变成了病菌的屠杀工具。

欧亚从此称霸美洲,最后发生了“殖民大时代”。

看到这儿我明白了一件事:不是人类聪明有问题,是执行征服的“工具”永远会把机会变成灭绝机器。

书里有句话我印象特别深:“历史的枪炮、病菌与钢铁,不是发明出来的,而是地理长出来的。” 资源总量是有限的。

欧亚拿多了,美洲就少了。

美洲穷到极限,大陆就完了。

但人类个体是理性的。他知道自己多发明一点,大陆不会立刻灭。等大陆真灭了,他早就殖民成功,拍屁股走人。

所以每个探险家都在多抢,每个人都觉得问题不在自己。

最后所有大陆一起陪葬。

这本书最颠覆我的地方在于: 我以前觉得文明更替是因为种族优越、文化冲突、天灾人祸。 看完才明白,这些都是表象。

真正的原因是:资源传播的游戏崩盘了。

当南北大陆把作物逼到长不活,整个系统就会重启。不是因为智力差距,是因为地理不允许。 一万年历史,就是这个死循环。

我们以为自己在读历史,其实是在看一场永不落幕的分资源游戏。

(贾雷德·戴蒙德,普林斯顿大学生理学家、地理学家,1997年普利策奖得主。这书被誉为“解释人类不平等的圣经”,如果你是看某个历史博主的推荐来的,那多半是他们被Yali的问题戳中了。)
 
 
Back to Top